如何計算帶式壓濾機處理能力 壓濾機是依據化學絮凝接觸過濾和機械擠壓原理而制成的高效固液分離設備,因其具有工藝流程簡單、自動化程度高、運行連續、控制操作簡便和工作過程可調節等一系列優點,并且省卻了污泥濃縮池、在一定程度上節省了建設資金,正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
經絮凝的污泥首入重力脫水區,大部分游離水在重力作用下通過濾帶被濾除;隨著濾帶的運行,污泥進入由兩條濾帶組成的楔形區,兩條濾帶對污泥實施緩慢加壓,污泥逐漸增稠,流動性降低,過渡到壓榨區;在壓榨區,污泥受到遞增的擠壓力和兩條濾帶上下位置交替變化所產生的剪切力的作用,大部分殘存于污泥中的游離水和間隙水被濾除,污泥成為含水率較低的片狀濾餅;上下濾帶經卸料輥分離,憑借濾帶曲率的變化并利用刮刀將濾餅刮落,實現物料的固液分離,而上、下濾帶經沖洗后重新使用,進行下一周期的濃縮壓濾。
帶式壓濾機在實際工程應用中所涉及的主要技術經濟指標有:①處理能力,②泥餅含水率,③化學藥劑投加量,④動力消耗,⑤沖洗水耗量,⑥帶張力,⑦有效帶寬,⑧濾帶運行速度,⑨氣源壓力等主要指標,其中處理能力是評價帶式壓濾機綜合性能的首要指標。影響帶式壓濾機處理能力的因素很多,但主要體現在重力脫水區、壓榨區及其濾帶運行速度、濾帶張力、輥徑(大小、包角和中心距)、濾帶(透氣量)選擇、加藥調理效果等方面,也是帶式壓濾機結構設計、生產制造等質量的綜合體現。所以了解帶式壓濾機處理能力的計算方法對帶式壓濾機的優化設計、運行參數的選擇、合理投加藥劑量等選擇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帶式濃縮壓濾機處理能力的計算2.1帶式壓濾機處理能力的種計算方法以帶式壓濾機產出濕泥餅厚度為主要計算參數,根據算出的濕泥餅產量,再計算出進料量(即處理能力),其計算公式如下:Q濕泥餅=B·ξ·δ·v·s·γ·β式中:Q濕泥餅——濕泥餅產出量t/hB——濾帶寬度mξ——濾帶寬度利用系數,一般取0.85~0.9δ——濕泥餅厚度m,一般取6~10mm(0.006~0.01m)v——壓濾帶帶實際工作速度m/min ,一般取3~6m/mins——單位時間60min/hγ——濕泥餅比重t/m3,一般取1.03 t/m3β——固相回收率,一般取≥95%Q進料量=(濕泥餅含固率/進料含固率)×Q濕泥餅(t/h)從以上計算公式可以看出,該計算方法是以帶式壓濾機產出濕泥餅厚度為主要計算參數,而濕泥餅厚度的形成一方面與帶式壓濾機的運行參數如濾帶運行速度、過濾壓力有很大關系;另一方面還與污泥的性質如固體濃度、粘度、加藥調理后污泥的比阻等也有很大關系;濕泥餅厚度的形成關鍵還取決于壓濾機的結構設計如濃縮段的長度、濃縮段的容量、壓濾時間和壓濾周期、濾帶透氣量的選擇等。計算公式中Q濕泥餅與濕泥餅厚度δ成線性關系,濕泥餅厚度選擇范圍3~10mm,并且許多帶式壓濾機實際運行中形成的濕泥餅的厚度在濾帶寬度范圍內也不均勻。